编者按:
“整个团学就像是一台机器,每个团学人都是其中的一个零件,只有每个零件都在运转,整台机器才能运作。” 这是人文学院原学生分会主席吴贺之对自己四年团学工作的总结,更是他对“责任”真切的感悟。四年中,他每天在规划,时刻在安排,他用自己对团学工作的热情与责任,收获了经验,也收获了荣誉,而在他自己看来,收获最多的还是友谊,而这也将成为他步入社会后最美好也是最值得炫耀的回忆。本期的“责任大家谈”,我们将视角落在这位普通的学生身上,一起去看看这位“终身制”的班长是如何理解并诠释他眼中的责任。
一位“终身制”的班长
严谨、认真是吴贺之一以贯之的工作态度
“开个玩笑,我一直以为我会是个终身制的班长,可是后面事情多了,实在抗不牢了。”吴贺之调侃道。的确,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起,吴贺之就与“班长”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的班主任徐萍老师,在第一次见到他时就曾坦言:“我在第一次见到吴贺之后,我的直觉就告诉我,他是一块当班长的料,甚至还会是一个当学生会主席的不二人选。”恰如徐老师所言,在当了一年的班长后,大二那年吴贺之就顺利当选为人文学院的学生分会主席,后来还成了校学生会主席。
一面是光环的笼罩,一面是繁杂的事务,人在很多时候很难做到尽善尽美。但吴贺之总会尽量就考虑周全,并以身作则。“当你做到一个职位的时候,你就有责任去做很多事,比如说一场篮球赛,你要做好带头作用,光站在一边看看是起不到很大作用的,但是只要你一开始为运动员们加油,大家也都会纷纷响应,场上的气氛就好起来了。”繁杂的工作,紧张的时间,这是吴贺之在大学四年工作中的一个缩影而已。
无论是身边的同学、朋友,还是老师,在提到吴贺之的时候,他们对他一个总的评价都是“踏实”。在大家看来,吴贺之是一个很努力的人,他不搞弄虚作假那一套,他做事总有自己的一套理念,他坚信一个团体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同时他也始终没忘记自己的学生身份,为此他总能做出最合理的安排,在出色的处理团学工作之余,继续自己平常的校园生活,无论多忙,也不会耽误自己的学业,他说,这是他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本分。
孩子,我依旧是个孩子
在学校,吴贺之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吴”,究其原因大家说吴贺之的形象总是给人一种大哥哥的感觉,成熟,稳重,很有亲和力。可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大男孩其实更喜欢在家当“小孩子”的感觉。
“我永远都是父母的孩子,虽然也会偷懒,但还是会有选择地去做一些事情,这样多少可以减轻些他们的负担。”这在老吴看来是他为人子应尽的责任。
他说“我很喜欢在家里捣鼓一些东西,比如说家里的电闸、水管出问题了,这种事我就很喜欢干,洗碗这类的,我就不太干了。”说着,他的脸上露出了孩童般顽皮的笑容。他也觉得家里的关系很和谐,和父母就像是朋友一样,什么事都会跟父母商量。即将毕业的他,找工作是他当前最大的任务。而吴爸爸也总会调侃他说“有没有工作呀,没有工作就回来跟我干,我们合作。”他总会说他的目标他自己知道,计划总是会在最后得到印证的。
待飞的鸟,将插上寻梦的翅膀
这个学期是吴贺之在大学的最后一段日子,因此,他很珍惜这段时光。
即将毕业的他,找工作是现在的重心。实习期间,他在一家公司担任经理助理,实质上做的是企业规划。为了能在新的岗位上写下精彩的第一笔,他正着手联合56网在学校进行一场大型的选拔秀,而这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他自己都是一个不错的平台。
机遇与压力并存,谈到这个项目,他认为压力源于两方面,一是工作上的,他想更多地从事行政方面的工作,也希望能找到一个更大的平台;另一方面,就是学校的最后一些收尾工作,他希望能在离开学校之前为自己划上一个一个完美的句点。
在实习期间,他也深有感悟,他说:“大学和社会终归是有所区别的。大学更像是一个试错的地方,犯了错还会有改的机会,而社会需要承担的除了正确还是正确,一旦做错就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随之机会也将一去不返。”
一路走来,过去的坎坷已渐行渐远,但生活带给他的感悟却越来越多。他说责任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又是一艘载梦远驰的帆船。一路走来,风雨兼程,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另一个起点的开始。背上行囊,一步一个脚印,他是一只待飞的鸟,也许是一只雄鹰,没有人知道,他会飞多远,但是懂他的人知道,最后他一定会站于那个最高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