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从拱宸桥到杨汛桥
——树人大学发展背后的政协力量
记者 张丹丹
江南丹桂飘香季,又是学校迎新时。
10月5日,是浙江树人大学2016级新生正式报到的日子。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近4000名新生成为了树人大学绍兴杨汛桥校区的第一批新主人。
在这里,颇具江南风格的校园,传统与现代共生,历史与现实相融……这样的校园,让一颗颗年轻的心无比雀跃!
“建设好绍兴新校区,以创新的精神和奋斗的锐气,努力创建高水平的国内一流民办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建设‘两美’‘两富’浙江作出新的贡献。”省政协主席乔传秀在庆祝树人大学30年华诞贺信中的这些话,让树人大学党委书记章清一直铭记于心。
走在崭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丽校园中,章清激动地说,树人大学从创办到今天跨越式发展,历届省政协十分重视、十分关心,省政协领导无不倾心倾力,这次“一校两地”的拓展,又是树大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从杨汛桥新校区的选址、相关方面的沟通协商到立项、建设、交付等各个环节, 省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的领导们一次次听取汇报、一次次实地考察、一次次实际指导、一次次多方沟通协调,使新校区建设顺利快速推进,创造了省内高校校园建设史上的“树大速度”。
32年前,第五届省政协倡导“为国植贤”,全国最早民办高校在浙江应运而生
“新校区的开园与2016级新生的到来,是树人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起点。”今年9月28日,省政协副主席、树人大学董事长陈加元在杨汛桥校区开园仪式上说的这句话,让很多人感慨万千。
32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华大地,巨龙腾飞,百业待兴,国家建设急需大量人才与高等教育奇缺的矛盾日益凸显。倪宝珊、孙延年、冯孝善、毛树坚4位省政协委员以“为国植贤”为己任,联合倡议建一所民办大学。时任省政协主席王家扬高度重视,倾情倾力推动民办高校筹建,赢得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热烈响应、大力支持。
省政协“为国植贤”之举,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也得到国家教育部的支持。1984年,浙江第一所,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民办高校——浙江树人大学应运而生。
学校由省政协和省教育厅共同主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历届学校董事会的董事长由省政协主席或一名副主席兼任。
30多年来,历届省政协领导从多方面助力,积极推进树人大学不断创新发展。一代又一代树大人秉承着“崇德重智,树人为本”的校训,继承和弘扬“艰苦创业、务实创新、敬业奉献”的树大精神,坚持质量至上、为国植贤的办学方针,对我国民办高校办学思想、方针、运行管理机制、资金筹措渠道、学科设置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作为浙江省十所应用型本科示范校之一,在武书连最新发布的2016年全国民办高校排行榜上,树人大学荣膺第一,综合实力、教师创新能力、教学科研效率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但是,随着学校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办学空间不足越来越困扰学校管理者和董事会成员。拱宸桥校区占地仅有432亩,学生人均用地面积只有19.6平方米,离国家对普通本科院校人均54平方米的用地面积要求相差甚远。因为办学面积不足,学校一直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建设标准。
2014年,树人大学新校区立项,“一校两地”“一校两桥”蓝图呼之欲出
多年来,省政协与树人大学一直在为学校寻求新的办学空间。几年前,省政协曾与树人大学管理层酝酿过几套选址方案,当时因一些条件还不成熟而暂搁,但拓展新校区的谋划一直不停步。
绍兴市柯桥区委、区政府伸出了橄榄枝。这个城市正在经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教育与人才的需求特别强烈,双方一拍即合。省政协领导和树大管理层研究后,通过多次考察和协商,在省教育厅和绍兴市委、市政府共同支持和协调下,2014年初,学校与柯桥区政府就合作建设新校区达成意向。
杨汛桥,紧邻萧山,目前杭州绕城高速在当地就有出口,未来地铁5号线贯通之后,从拱宸桥老校区到杨汛桥新校区距离不过40公里,半个小时车程。这样的交通和地理优势,几乎就是在家门口再建一个校区。
当年5月,陈加元赴杨汛桥实地考察新校区校址,并召开树人大学七届五次董事会议。大家一致认为,杨汛桥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经济比较发达,人文底蕴很深,合作框架总体可行。
当年6月13日,乔传秀主持召开省政协十一届十八次主席会议,听取了天天棋牌,天天棋牌官网建设树人大学新校区的有关情况汇报。会议支持树人大学与绍兴市柯桥区政府合作建设新校区。由此,树大新校区建设的序幕拉开。
当年7月2日,学校和柯桥区政府签署了“共建浙江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协议。双方表示,此次合作办学,对树人大学来说,克服了空间制约的瓶颈;对杨汛桥乃至整个绍兴来说,将大大促进教育文化发展,优化人文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地方人才集中、产业集中和要素集中。
经多方沟通协商,当年8月11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建设浙江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
当年11月1日,浙江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举行奠基仪式,标志着新校区迈出实质性建设步伐。
从选址到双方协议、正式批复、开工奠基,才短短几个月,这个进展速度超乎很多人的预料。
从开工到交付使用,杨汛桥校区建设仅仅用了500天,创造了省内高校校园建设史上的“树大速度”
2015年6月3日,乔传秀一行冒雨赴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项目建设工地现场,实地了解工程建设情况。在听取有关建设情况汇报之后,她强调,必须保证建校质量,将学校建设成为标志性项目,要超前研究办学质量,努力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努力为我省培育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在今年1月召开的省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乔传秀在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树人大学杨汛桥新校区建设,指出要“支持树人大学加快建设新校区”“支持树人大学完成新校区搬迁,提高办学水平”。
新校区一期交付使用在即,二期工程提上议事日程。
今年7月26日,省政协十一届四十次主席会议专门听取了树人大学杨汛桥校区二期建设情况汇报。乔传秀在主持会议时特别要求,杨汛桥校区一期工程要做到有始有终、善始善终,确保工程质量和环保质量过得硬,经得起历史检验;杨汛桥校区二期工程建设要科学规划、科学施工,并确保校园安全零事故。
新校区面临的资金压力、工程进度与质量、安全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十分繁重。据学校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两年多来,陈加元代表省政协和校董事会,多次赴杨汛桥校区考察,指导和协调各项工作,助力推动新校区建设。“要有序有效完成新校区的搬迁工作,包括老师的调配、教学的安排、器材的购置、图书资料的充实等。”“在交通出行、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周边安全等方面,学校要及时加强跟镇、区的联系和沟通。”“要协调好两个校区的发展问题,做好统筹兼顾的文章,对新老校区各自的功能定位要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
因各种原因,树人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师资力量配置、教师队伍发展等方面困扰学校发展。近年来,省政协领导努力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为学校发展解决了诸多机制性问题。
从拱宸桥到杨汛桥,几代树大人的梦想终于一步步变成现实
“杭州拱宸桥校区与绍兴杨汛桥校区‘一河相通、一线相连、一脉相承’,必将绘制浙江树人大学发展新的画卷。”面对近4000名新生,树人大学校长徐绪卿信心满怀。
从单一校区到跨区域的多校区,不只是办学空间简单的扩张,更是对学校管理的理念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省政协领导多次提出,树人大学要主动谋划对接绍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需求,积极实施专业改造和新专业设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真正实现校地双赢。
如何更好地促进地方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人才、产业及各生产要素的集聚?这两年,在杨汛桥校区一期建设过程中,树人大学积极与柯桥区就二期建设进行多次沟通。
杨汛桥校区一期工程主要包括教学楼、图书馆、风雨操场、田径场、宿舍、文体中心等建筑,占地420亩,总建筑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在新校区开园仪式上,树人大学还与柯桥区政府签署了共建杨汛桥校区二期建设协议书,与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共建会稽山黄酒学院协议,将为绍兴黄酒产业定向培养人才。杨汛桥校区二期建设序幕正式拉开。
“杨汛桥校区的二期建设将为学校内涵建设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机遇。”徐绪卿欣喜地说,2015年底,树人大学入选浙江省十所应用型示范校,为学校内涵建设明确了目标。“应用型转型”绝不仅仅是几门课程的调整,而是涉及教育理念、培养方案、合作机制、队伍建构、评价标准等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其最显性标志就是以“行业学院”为载体的多方联动。与会稽山酒业签署的开展战略合作和共建绍兴黄酒学院的协议,迈开了学校落户绍兴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步伐。据了解,下一步,树人大学还将根据绍兴市、柯桥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重点发展方向,加快对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发挥高校的辐射作用和引领作用。